阅读之于个人,如漫漫人生里的灯盏,照亮奋斗之路;阅读之于社会,如历史进程中的星光,辉映壮美的文明之宏。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人文素养,建设墨香校园,10月30日19时,“研途领航”系列活动:公共管理学院第30期研究生读书分享会在玉泉校区艺术楼会议室G4005举行。本次活动由研究生会学术创新部张力桐主持,杨开慧、胡梦云、周俊颖三位同学分享读书心得,王芳、王宏亮两位老师应邀出席并点评。

本次“同读一本书”分享会的书目为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所著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理论与实践》。该书系统阐释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概念内涵,剖析了传统用途管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改革意义与理论基础,回顾了国内外国土空间管制的历史沿革与实践经验,梳理了工作依据、方法手段及改革探索,并对深化管制改革提出了前瞻性思考。

2024级硕士研究生杨开慧首先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的概念出发,指出政府应通过制定规范明确空间用途与使用条件,并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她进一步分析了实施用途管制的现实动因,包括多规冲突、资源约束及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在法律与规划双重依据的基础上,她强调了完善转用审批流程、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的重要性,并结合重庆“地票”、上海工业用地转型等案例,系统梳理了我国用途管制从分散走向统一的改革历程及未来挑战。

2025级硕士研究生胡梦云首先以国家战略为背景,介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定义、意义与理论基础。她从历史维度出发,将我国从1949年至今划分为五个阶段,梳理了各阶段的演进特征与城乡规划实践。在此基础上,她通过借鉴国外“依法行事、规划为基”等经验,进一步阐释了我国用途管制的法律与规划依据及方法手段。最后,她分析国内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情况,提出未来的改革方向、设想与展望,为相关工作提供全面指引。

2025级硕士研究生周俊颖对全书七章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社区发展诉求等现实情况,分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刚性底线”与“弹性空间”的平衡关系,打破了“规划是图纸,管制是审批”的割裂认知,指出规划与管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需构建闭环管理机制以实现协同驱动。她认为,阅读该书不仅能获取理论与实践知识,更能深刻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是用专业知识平衡“保护”与“发展”、衔接“国家战略”与“百姓需求”的事业,其制度演进体现了治理智慧的提升与对多元需求的回应。

王芳老师和王宏亮老师对三位同学的分享内容进行了点评。首先,王芳老师肯定了三位同学端正的学习态度,认为“同读一本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与理解能力。她也指出三位同学在PPT汇报和阅读视角方面的不足,建议减少照搬内容、提升表达流畅度,鼓励大家在阅读中形成个人见解。最后,王芳老师提出应关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从静态管控向动态优化的转型,重视数字化、法治化与生态化方向的机制创新。

王宏亮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鼓励同学们在每次分享中积极思考、深化理解,以此提升科研素养与表达能力。随后,王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鼓励同学们应积极参与此类学术活动,拓展视野、积累知识。最后,他鼓励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应主动转变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文献阅读中勤于总结与借鉴优秀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跨越。

读书分享会的长期举办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有效提升了学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方能积蓄能量、筑梦未来。期待更多同学借此平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