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我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开展了“行业专家进课堂”活动。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自然资源资产权益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张晶晶应邀作《自然资源部门职业与学业之间的联系》专题报告,为2023级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全景式解读行业改革脉络、部门职能与职业路径。活动由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张宇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张晶晶以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为起点,系统梳理了从1998年国土资源部组建到2018年自然资源部挂牌的职能演进,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理念的确立,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子打开了更广阔的舞台。围绕“所学”与“所用”精准对接,张晶晶重点介绍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确权登记局、开发利用司、耕地保护监督司等核心处室职责,并穿插测绘、执法、科技等部门协同案例,让同学们对课堂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的“落点”有了直观感受。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板块,张晶晶从“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递进式概念框架切入,深入剖析资产清查、产权界定、收益分配等关键制度设计,指出解决“所有者不到位、权益不落实”难题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石,为同学们理解政策背后逻辑提供了“脚手架”。结合自身十余年工作经验,张晶晶抛出“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三步法,鼓励同学们把项目化思维迁移到论文、课题与职业规划中,并现场抛出两大“思考题”——高校课程如何动态对接行业需求?学生怎样提前储备应对技术迭代?引发热烈互动。

近两个小时的分享干货满满,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课堂上的GIS、耕地占补平衡、资产核算等知识点都在处室职能里找到了‘坐标’”。张宇老师在总结中指出:“行业专家的一线视角是打通理论与实践‘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今后土地资源管理系将持续邀请更多实务精英走进课堂,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
近年来,公共管理学院持续深耕“行业专家进课堂”品牌,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着力培养“懂政策、精业务、善思考”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拓展与自然资源系统的深度合作,为自然资源领域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