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举办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暨2026年科研项目申报动员会

发布时间:2025-09-23点击量:

为切实做好2026年度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组织工作,有效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与成功率,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公共管理学院于2025年9月18日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学院副院长安华教授、乌兰教授、王芳副教授以及孟庆渡博士四位成功获批2025年国家级基金项目的教师作专题分享,学院拟申报项目的中青年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安华教授主持。

分享会上,发言的四位教师结合自身成功申报的经历,从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审特点、选题策略、论证逻辑、撰写技巧及注意事项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深入而细致的分享。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乌兰教授指出,在课题论证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申报要求,合理安排课题的整体结构,并对题目中的每个用词进行反复推敲。她特别强调了“选题说明”与“选题依据”部分写作的重要性,指出应清晰展示申请课题与已有研究的不同之处。此外,乌兰教授还提出,技术路线图的绘制应力求清晰美观,目录提纲则应突出课题重点。在谈及课题预期成果时,她提醒申报教师要量力而行,基于自身实际能力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安华教授特别强调了申报态度与细节处理的重要性。他指出,在申报过程中务必注重格式规范、反复修改与文字润色等细节处理。同时,安华教授建议申报教师应积极走出校园开展实地调研,主动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交流讨论,以获取宝贵的修改建议。他鼓励大家以“久久为功”的恒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申报工作,指出国家级课题的成功申报关键在于坚持。安华教授呼吁教师们在日常科研中注重持续积累,认真把握每一次申报机会,力争成功。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的王芳副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在课题申报初期如何合理选择项目类别、学部和题目方向,并详细剖析了申报书各部分的撰写要点。她强调,申报书应做到逻辑链条清晰明了,文献综述评述结合,研究内容重点突出,整体结构层次分明,思路方法务必具体可行。王芳副教授还特别指出,研究基础部分尤为关键,应在申报书中充分体现课题的前期探索成果,并清晰展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与协作关系。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孟庆渡博士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反向推论”选题方法。他强调,国社科项目的选题不但要积极回应国家政策文本,还需融入多学科视角,并结合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突出课题的应用价值。孟庆渡博士建议拟于明年申报项目的教师尽早准备,认真研读历年立项课题题目和申报指南,同时紧密结合自身的前期研究成果和学术专长,以扎根于西部地区的实践经验为切入点,确保国社科选题既精准又具备足够的学术深度。

安华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与会教师的无私分享表示感谢,并强调青年教师应逐步成长为学院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他鼓励全体教师坚持“文章与项目并重”,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勇于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以项目研究促进个人学术能力提升,并为学院学科发展贡献力量。安华教授同时表示,学院也将持续为教师申报各类高级别项目提供全面支持与服务,希望各位教师认真消化吸收本次分享会的宝贵经验,提前规划、充分准备,力争在2026年度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中实现新的突破。

本次分享会内容详实、针对性强,“干货”十足。与会的中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交流既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又具备接地气的实操建议,有效解答了他们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的诸多疑惑,显著增强了申报信心,为接下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申报书撰写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