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重要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公告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 “申请-考核”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25-05-23点击量:

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

“申请-考核”实施细则

为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规范发挥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吸引具有科研能力和培养潜质的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实施办法修订)》《内蒙古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的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此实施细则。

一、招生范围与批次

(一)招生范围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三个二级学科方向:行政管理1)、公共政策1)、社会保障2

(二)招生批次

1.第一批次:面向硕博连读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含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日期自202311日起)开展。

2.第二批次:面向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开展。

二、报考条件

(一)考生须思想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关于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全部条件和《内蒙古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实施办法修订)》中的报考条件;

(二)满足《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实施办法修订)》中对外语水平的要求;

(三)具备一定的学术潜力和科研能力,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公共管理专业相关学术论文者优先考虑;

(四)硕士专业或硕士研究方向须与公共管理类或政治学类相一致;

(五)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

(六)应届考生入学前应获得硕士学位,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七)在职考生录取后需将组织、档案、人事、工资关系转入内蒙古大学,全职攻读博士学位,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招生程序

(一)网上报名、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需向学院提交以下申请材料申请材料要求A4纸规格按顺序排列,寄、送均可

1.《报考内蒙古大学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报名登记材料一览表》;

3.两名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职称以上专家出具的推荐信。推荐信须实事求是,客观评价,并由推荐人签字密封。推荐信内容不得透露给考生或其他关系人;

以上提供材料均应是真实可靠的,如有伪造,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招考录取资格。

(二)材料审核

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方向博士生导师及教务科研办主任为成员的材料审核小组”,审核小组负责审核和评估考生提交的材料,确定入围考生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批。审批通过后,学院对外公示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公示期5

(三)综合考核

学院成立报考导师参加的不少于5本学科教授职称以上专家组成“综合考核专家组”,对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坚持能力、素质与知识并重,着力加强对专业素养、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和全面考查。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

1.第一批次考生综合考核包括外国语面试考核和专业面试考核。

外国语面试考核包含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外语知识与技能运用以及进行听取、理解和口头交际的能力。外语考核成绩按百分制给出,拟录取考生不低于60分。专业面试考核成绩由各成员分别按百分制给出并汇总给出考生专业面试成绩,拟录取考生不低于75分。根据总成绩排序,公示期5日。

总成绩(保留小数点2位)=外语面试成绩*10%+专业面试成绩*90%

2. 第二批次考生综合考核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两个考核阶段。

  1)专业笔试:考生需参加公共管理专业课笔试考核,考核方式为线下闭卷考试。考试科目为《公共管理综合知识》和《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的任意一门,每门科目考试时间2小时,每门科目笔试满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根据笔试成绩1:3的比例确定进入综合面试考核名单。

2)综合面试:综合考核包括外国语面试考核和专业面试考核。外国语面试考核包含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外语知识与技能运用以及进行听取、理解和口头交际的能力。外语考核成绩按百分制给出,拟录取考生不低于60分。专业面试考核成绩由各成员分别按百分制给出并汇总给出考生专业面试成绩,拟录取考生不低于75分。根据总成绩排序,公示期5日。

总成绩(保留小数点2位)=外语面试成绩*10%+专业面试成绩*90%

(五)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考核

学院根据综合考核成绩由高到低排队确定拟录取名单后,收取拟录取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包括考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报名及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提交申请材料、时间安排均按《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实施办法修订)》要求执行。

1. 第一批次提交材料截止时间:电子版材料发送至ndggyjw@163.com,邮件请以“报考导师+考生姓名”命名(电子版材料接收截止日期20254117点)。

纸质版材料邮寄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公共管理学院 刘老师收;邮编: 010020 (纸质版材料接收截止日期20254117点,以邮戳为准)

联系电话:0471-499682115184756051

2.第二批次提交材料截止时间: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请于2025530日前提交(电子版、纸质版材料接收截止日期202553017点,以邮戳为准),提交方式同上。

五、录取

申请-考核拟录取考生须通过国家录取资格检查后方可正式录取。

六、未尽事宜详见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公共管理学院负责解释。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5523


2025年公共管理专业博士招生阅读参考书目

一、公共管理综合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外文出版社。

2. 夏书章:《夏书章著作选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 周志忍:《政府管理的行与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 王浦劬:《以治理的民主实现社会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 燕继荣:《社会资本与国家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 李俊清:《族群和谐与公共治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版。

8. 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9.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0. 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马克·H.穆尔著,伍满桂译:《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12. 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 马骏:《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4. 史蒂芬·奥斯本著,包国宪等译:《新公共治理?——公共治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观点》,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15. 洛克:《政府论》(中译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16. 登哈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 B ·盖伊·彼德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行政管理方向

1. 周志忍:《政府管理的行与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何艳玲:《公共行政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4. 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李俊清:《自治区政府管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 李俊清:《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7. 戴维·H·罗森布鲁姆,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著,楚艳红等译:《后现代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 埃丽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 马克·H.穆尔著,伍满桂译:《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11. 乔治·弗里德里克森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 戴维·澳斯本,特德·盖布勒,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3. E. S. 萨瓦斯,周志忍等译:《民营化与公司部门伙伴关系(民营化与PPP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 戈德史密斯、艾格斯著,孙迎春译:《网络化治理理论: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 史蒂芬·奥斯本著,包国宪等译:《新公共治理?——公共治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观点》,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16.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公共政策方向

1. Paul A.SabatierHank C.Jenkins-Smith、周志忍、邓征:《政策变迁与学习:一种倡议联盟途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童星:《中国社会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 姜晓萍、田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知识图谱与研究热点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4. 张康之:《走向合作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5. 陈振明 、安德鲁桑克顿:《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与加拿大比较研究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6.(美)特伦斯 E 库克主编,张红梅译:《分离、同化或融合:少数民族政策比较》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

7. 李应博:《中国社会中介组织研究:治理、监管与激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8. 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9. 保罗.A.萨巴蒂尔编:《政策过程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0. 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 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 丹尼斯.C 缪勒,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9年版。

13. 赫伯特西蒙,杨砾等译:《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1991年版。

14. 拉雷•N.格斯顿,朱子文译:《公共政策的制定》,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15. 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竺乾威等译:《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社会保障方向

1. 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

2. 埃斯平·安德森,郑秉文译:《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年。

3. 郑秉文:《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

4. 郑成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20年。

6. 童星、庞绍堂:《社会保障经典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

7. 童星:《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8. 林闽钢:《现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与名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

9. 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法律出版社,2001年。

10. 《社会保障评论》杂志,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11. 《社会保障制度》杂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12.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