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远见,值得更好的平台!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你来!
一、学院简介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学院办学基础扎实、发展势头良好,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公共管理人才。学院秉承“明德为公、求真务实”的育人理念,坚持“以本为本”的教育原则,不断深化本科教育,并立足内蒙古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科学研究,构建起“立足边疆、辐射全国”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高地和科学研究基地。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成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完整拥有公共管理学本、硕、博培养体系的院校,学科布局合理、培养层次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学科建设
学院有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点。其中“公共管理学”为自治区一流培育学科,“行政管理”为自治区重点培养学科,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点是边疆民族地区首批、国家第二批获得授权单位。
学院设有行政管理学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土地资源管理系、政治学系4个教学系,开设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有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基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内蒙古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民族地区大数据研究中心、内蒙古土地问题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拥有电子政务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公共政策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平台;与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局、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合作共建17个教学科研基地,其中“公共管理学院—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局”合作共建的教学科研基地获批自治区联合培养基地。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人,行政管理人员1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讲师2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岗教师占92%。学院有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聘有公共管理学科“资深教授”2人;有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4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人,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才俊”1人,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4人。

四、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17人,其中本科生676人,学术型研究生90人,博士研究生30人,专业型研究生(MPA)521人。学院首创“一体二导三标四制五维”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公共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为驱动,通过案例教学、实操实训、学科竞赛等多元路径,培养具备“政策分析、社会治理、综合决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院实施“学业导师、科研导师、职业导师、朋辈导师”的全过程导师制教学,为每位本科生分配导师,从学业规划、科研创新到职业发展,为学生提供全过程、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公共治理菁英。学院与17家政府机构及知名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基地”,打造“行业专家进课堂+学生实战进单位”的双向育人机制。通过政府见习、企业调研、基层治理项目实践,帮助学生直面社会治理真问题,锤炼解决复杂公共事务的能力。


学院以赛促学,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等国家级赛事,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项。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主要就业方向为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本科生考研升学率保持30%左右。
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升学榜单


五、科学研究
学院努力践行社会服务功能,通过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近五年,教师科研取得丰硕成果,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管理世界》《新华文摘》《民族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顶级和权威期刊;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多项咨政报告被全国政协、国家民委、内蒙古党委政府批示采纳。


六、学术交流
近年来,学院年均举办十余场高端学术讲座,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著名学者和区内专家为师生讲授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为扩展教师的学术视野,学院划拨专门经费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此外,学院依托“本科生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资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为具有科研潜力的本科生提供专业科研训练,科研育人成效显著,多位本科生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作分论坛学术分享。

七、校园文化
学院重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建设优良学习环境,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学风建设活动,如21天自习打卡、优良学习笔记风采展、读书分享会、本科生学术创新训练营活动、考研—考公—求职经验交流分享会等。通过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引导师生共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此外,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和风采展示的平台。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活动,利用假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返家乡、扬帆计划等实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八、招生人数及专业介绍
2025年,学院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治学与行政学三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个专业招生人数40人。
行政管理专业设置于2001年,2002年开始招生,2009年成为自治区品牌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传授技术方法与培养管理能力相结合。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重视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强化创新思维,重点培养能在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相关组织和行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公共问题研究的专门人才。师资队伍方面,本专业拥有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学的优秀师资,教师队伍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是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队伍。教学方面,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课程体系科学完整,涵盖管理学与行政学的基础知识、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满足学生对方法训练与技能培养的需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于2005年,200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先后依托我校社会学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进行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趋成熟。人才培养定位于为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拥有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以及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多伦多大学等国外访学的优秀师资,教师博士化率100%。本专业在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分析、社会保障管理实务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效对接社会需求,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设置于2001年,2002年开始招生,2011年获批“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20年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拥有自治区教学名师、突贡专家、“草原英才”创新团队等优秀师资,在全区高校政治学学科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本专业依托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一级学科,理论性较强,同时又面向政治发展、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现实需要,培养既具备政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的“通才”基础,又适应政府和社会治理需求的“专才”技能,着力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国际化”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学生升研和就业率常年居学院各专业之首,升研率达30%以上。

欢迎报考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这里不仅有知识的海洋,更有你成长的舞台,我们等你来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