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内蒙古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2025年度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内蒙古大学北校区学术会议中心6号会议室召开。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杨世军、政策法规处处长诺拉、政策法规处二级调研员谷屹昕、政策法规处二级主任科员徐泽伟一行4人参加会议。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达胡白乙拉、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肖平、副院长安华及部分教师参与会议讨论。肖平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研究中心2024年度工作总结,审议了2024年研究中心经费支出使用情况。2024年,研究中心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立足实践需求,理论研究彰显新成效。研究中心建立了机关事务理论研究课题库,汇总了机关事务管理局各业务部门课题46项,选定“盟市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为2024年度重点课题。在2024年度机关事务高质量征文共收到28篇研究成果,其中13篇获优秀奖,《构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物业集中统一管理新格局》被推荐至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参评并荣获三等奖。二是强化工作协同,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研究中心成功推动“政府运行保障管理”课程首次纳入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学体系,围绕机关事务工作重点领域分类别进行专题讲授,强化“学术理论+实践实务”的培训成效。三是拓展服务内容,平台建设收获新成果。研究中心积极参与理论研讨会和学科建设会,协办“第十届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及师资培训班”全国性会议。研究中心的武俊伟研究员牵头完成机关事务“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课题研究,安华教授提出“为编制外人员建立企业年金”的咨政建议。
会议部署了内蒙古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了2025年度重点推动的5项任务。第一,引领研究方向,激发理论研究活力。研究中心要在厘清服务、资产、经费三者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并产出更为实用的研究成果。二是攻坚年度课题,打造优质理论成果。研究中心要围绕机关事务理论研究课题库,选定年度重点课题并委托研究。三是创新交流机制,增强理论研究水平。研究中心将探索开放式研讨、课题成果交流展示等新机制,使优质研究成果展现理论创新能力,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务工作的宣传交流阵地。四是加强内部建设,巩固合作发展成果。研究中心要认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国管局相关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合作,不断提高工作质效。
杨世军副局长肯定了内蒙古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2024年度的工作成效,提出了未来应当着重加强的工作任务。一是围绕《机关事务运行保障条例》,发掘条例规定的机关事务工作改革和发展方向,并针对机关事务需要改进的工作、需要修正的工作、条例内容的修改提供优质的研究成果。二是在案例教学方面,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及各盟市的机关事务工作实际总结提炼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精品案例。三是为机关事务工作及相关单位的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协同完成相关部门之间的标准界定、经费运用与管理的规范等。四是加强优质研究成果在实践工作中的转化与运用。五是提前安排部署“十五五”规划的准备工作,按照2025年度重点任务安排高质量完成重点研究工作。

达胡白乙拉副校长对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给予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指明了研究中心在与机关事务局更深层次的合作中内蒙古大学可落实的保障办法和运行机制。一是关注已取得的优质研究成果的务实性转化,选派研究人员针对条例进行发掘以更精准地服务机关事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内蒙古大学拥有省部级研究中心62家,将积极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帮助研究中心的发展,实现实践实务与理论研究的有效衔接和转化。三是已建立的平台合作空间很大,研究中心在未来将着重关注机关事务工作的核心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加强已有成果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转化运用。四是内蒙古大学具有较完善的内部评价机制,有较丰富的资源以调整研究中心在“政府运行保障管理”课程和学科建设规划,将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合理安排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诺拉处长和肖平书记围绕研究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配置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交流对接。研究中心与自治区机关事务局将依托现有资源和能力,加强与自治区社科联等部门的联系,提高区内专家学者对机关事务工作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同时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络,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发挥高校间的联合效应,使内蒙古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的影响力稳步提高。
此次联席会议的举行肯定了研究中心一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工作成效,加强了我校与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之间的沟通合作,为未未更深层次的合作和高质量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