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开幕式会场
2024年7月13-14日,第十届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本次教学研讨会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内蒙古大学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成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白维军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南京大学教授童星,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席恒,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曹信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王利军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大学、东南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苏州大学等80多所高校的140多位社会保障专业教师参会。
成涛致辞
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成涛同志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内蒙古大学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他指出,内蒙古大学是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建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建校67年来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在教学科研等众多方面也取得了系列成就。尤其是内蒙古大学的社会保障学科立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布局,近年来对内蒙古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分析和社会保障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希望各位专家和社会各界能够继续关注并支持内蒙古大学的社会保障学科发展,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在此次会议中交流共建、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学科发展。
郑功成致辞
郑功成会长首先对承办本次会议的内蒙古大学及其公共管理学院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学会教学委员会搭建教学研讨会这一稳定的学科建设交流机制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教学研讨会持续举办到了第十届,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全面快速发展的十年,十年间,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几乎创设了能够涵盖社会保障各领域的学术会议机制,为中国社会保障理论繁荣搭建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政策研究与立法研究成果,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学会创办的《社会保障评论》连年飞跃,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要期刊,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界有影响的专业理论园地;学会还启动了引领实务创新的工程。他进而指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的全面快速成长是各位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对社会保障理论、政策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他强调,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一制度体系仍未成熟,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现在必须进入从追求数量增长到追求质量提升、从长期试验性改革到理性建制并定型发展的新阶段。他分析了现行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认为超常规的人口老龄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口格局、应用日益广泛的智能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就业格局、融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更促使社会财富创造与分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所有这些均要求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出重大的适应性调整,进而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继续走向全面深化,通过制度性重构与制度性完善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必定全面开启继续改革的新局面,对于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学界应当秉持专业价值、国家观念和大局意识,为增进民生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幕式后,举行大会主题报告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南京大学教授童星主持。
丁建定做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作了题为“西方社会政策体系发展的学理反思及其启示”的报告。丁教授深入剖析了西方社会政策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关键要素。他指出,提倡公共精神是西方社会政策体系的文化基因,这种精神被博爱精神所延续,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参与和社会责任。西方社会政策体系注重政策间的关联性以及系统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如延迟退休政策与养老金制度、就业及生育政策的协同,确保了政策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同时,遵循基本学理也是西方社会政策发展的重要经验,从社会救助的元问题到社会政策体系的内容、结构与层次划分,都体现了学理对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指导作用。此外,他还强调了中国社会政策目标功能的转变及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西方社会政策体系对中国的重要启示。
席恒做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席恒作了题为“中国社会保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的理论构建”的报告。他认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社会保障学科作为新兴领域,其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随后,他分析了社会保障学科在社会科学学科丛林中的位置,指出其应用社会科学的特性及其与基础社会科学的紧密联系,提出了适应性选择理论、合作收益理论和合作共享理论,为社会保障自主知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他强调,理论构建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核心,社会保障学科应立足本土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李春根做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教授作了题为“社会保障校政企社与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报告。他首先回顾了社会保障专业199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肯定了社会保障学科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三大普遍性问题: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教师教学偏重理论、社会认可度低及就业岗位少。为解决上述问题,江西财经大学积极探索校政企社合作模式,搭建了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联盟,通过高校、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紧密合作,推动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此外,他重点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情况,包括其组织架构、成员构成、活动开展及未来展望。
钟仁耀做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仁耀作了题为“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的复杂性与挑战性”的报告。他首先概述了社会保障学科在上海地区的高校布局,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分布情况,展示了学科在上海地区的教育资源概况。随后分析了社会保障学科的复杂性,指出其学科来源多元且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这增加了学科研究和教学的难度,也面临着制定教学方案难、对教师知识结构要求高以及学科地位不高等挑战。此外,由于学科建立历史较短,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其在公共管理、管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术地位不高,容易受到其他学科的挤压。最后他强调了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呼吁学界和教育界共同努力,推动社会保障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鲁全做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作了题为“社会保障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的报告。他首先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专业自1999年首批设立本科及硕士点、200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博士点、2010年成为北京市优秀重点学科的几个重要节点回顾了这一学科建设的进程与丰硕成果。同时分析了当前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困境,尽管学生深造比例高,但选择继续从事相关专业的比例却相对较低,反映出专业吸引力及就业前景等问题。围绕社会保障学科面临的外部竞争及学生培养模式等关键问题,他提出了多学科视角的社会保障研究与社会保障的价值坚守与真问题发现等议题,为社会保障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考方向与策略建议。
安华做报告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安华教授作了题为“入主流、强特色:内蒙古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实践探索”的报告。他回顾了社会保障学科在内蒙古地区社会保障政策分析与实务管理方面的鲜明特色和丰富成果,并详细介绍了内蒙古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的构成与优势以及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方面,具体介绍了学科发展历程、培养模式规范化、学科平台的支撑作用及科研产出的丰硕成果,特别是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方向的深入研究与特色实践,并提出了未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的设想。
7月13日下午,与会者在四个分会场分别围绕“专业建设与模式创新”、“学科发展与学术前沿”、“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分会场一:专业建设与模式创新
分会场一由四川大学教授蒲晓红、山东大学教授张乐主持并点评。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祝建华、西北大学教授吴玉锋、辽宁大学教师刘译阳、山东师范大学教师王建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李红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王永梅、重庆理工大学教师罗静、淮北师范大学教授陈起风、西安医学院教师余舟、内蒙古大学教师韩慧等围绕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矛盾及优化路径、科研赋能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模式创新、OBE理念下“课堂+实践+竞赛”三融合的社会保障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基于数字人才培养的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公管类大学生国家治理认同现状与培养路径、西部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调查及质量评价、新质生产力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就业导向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并展开了具体讨论和交流。
分会场二:学科发展与学术前沿
分会场二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仁耀、南京大学教授严新明主持并点评。南京大学教授严新明、云南大学教授李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曹艳春、山东大学研究员褚雷、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胡芳肖、江西财经大学敖颖、鲁东大学教师马洪旭、内蒙古大学钟昊杰等围绕养老保障“统账结合”中的权利“分与合”、中国社会救助研究的历史叙事、农村留守老人助餐服务多元协同供给机制、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大模型应用的社会保障专业生成式教学、技术治理视角下医保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风险与应对、基于Citespace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视化分析、乡村慈善转型的社区实践及驱动逻辑、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参保路径选择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并展开了具体讨论和交流。
分会场三: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分会场三由辽宁大学教授边恕、内蒙古大学教授安华主持并点评。四川大学教授李丹、延安大学副教授范雅娜、广西医科大学副教授朱平华、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包俊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于长永、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高克祥、浙江财经大学教师惠文、内蒙古大学教师陈旖旎、贵州大学唐潇潇等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关于社会保障学科建设的思考、“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的教学方式改革探究、社会医疗保障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及教学体系建设、大学生“挂科”影响因素与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全程参与式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育人模式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健全、情景体验式教学融入“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并展开了具体讨论和交流。
分论坛四: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
分论坛四由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罗微、云南大学教授李静主持并点评。辽宁大学教师张铭志、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杨政怡、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刘晓静、内蒙古农业大学张佳欣、内蒙古大学教授王晓东、东南大学教授张晓、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杨哲、内蒙古大学教师杜孟其等围绕真实问题导向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面临的挑战与能力提升对策、公共管理专业课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研究——基于《社会保障概论》课分析、SWOT分析视角下内蒙古高校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会保障制度与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劳动教育嵌入社会保障专业实践中困境与应对策略、新就业形态下失业保险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并展开了具体讨论和交流。
7月14日上午举行的主题演讲由我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春根教授主持。
辽宁大学教授边恕作了题为“案例教学在社会保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他深入分析了案例教学在社会保障课程教学中的核心意义与实践价值。他强调,在传统的社会保障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立剑作了题为“‘双链赋能’型社会保障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报告,他细致地讲解了“双链赋能”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与实施策略。他强调这一创新模式旨在紧密对接社会实际需求与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以应对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趋势与新要求,并弥补传统培养模式中的短板。
山东大学教授张乐作了题为“理性整合视角下《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他深入剖析了当前《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从理性整合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侯斌作了题为“数智赋能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发展路径研究”的报告,他从教与学相结合的视角详细的探讨了数智赋能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改革的机理问题并探索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策略与路径。
河北地质大学教师赵艳华作了题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一体三化五步法’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的报告。她深入剖析了当前课程思政面临的痛点与难点,从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角度强调了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提出了“一体三化五步法”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继元作了题为“社会保障学科课程思政多元立体一体化建设路径”的报告。他介绍了当前课程思政面临的“孤岛困境”现象及其成因,并从社会保障学科的独特视角出发,阐述了学科与课程思政的高度契合性,并据此提出了多元立体一体化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文姚丽作了题为“西北政法大学开设《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概论》通识选修课的成效”的报告。她系统地阐述了该课程的丰富内容与红十字实践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深刻剖析了以交叉学科建设为核心所展现的课程特色与创新思路。她强调,课程内容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兼顾实践经验的分享,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内蒙古大学教师赵淼作了题为“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会保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的报告。她深入分析了VR技术嵌入社会保障教学的应用优势与构成要素,展望了VR技术在社会保障教学领域的广阔前景,认为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还能够推动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丁建定教授为本届教学研讨会做了总结,他回顾了会议进程,高度肯定了与会专家老师们的积极贡献,认为此次研讨会见证了专家之间的深入交流,覆盖了广泛而深刻的教学议题,展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态势,这些讨论成果对于社会保障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当前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更为学科的持续进步指明了方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交接仪式
最后,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承办单位交接仪式隆重举行。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贾海彦教授代表将于明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承办单位发言,她简要介绍了山东财经大学的基本情况,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承办下一届社会保障教学研讨会,热情邀请与会嘉宾明年共聚山东财经大学,再续研讨会的辉煌篇章.
与会人员合影